本期活动中,周佳琪和李悦两位同学的阅读心得脱颖而出,从人性的角度探讨了《鼠疫》和《自私的基因》两部经典作品。两位同学遇见了以对人性的洞察撼动世界的作者,这些跃然纸上的光辉,不仅是文字的馈赠,更是人性深处永不褪色的赤诚与勇气。感谢他们的积极参与,同时恭喜他们的分享入选本期活动的优秀阅读心得!
《鼠疫》——在流亡的荒原栽种玫瑰

(图片源自网络)
周佳琪同学带我们走进了加缪笔下的《鼠疫》,那座被疾病与孤独围困的奥兰城。鼠疫不仅是吞噬生命的瘟疫,更是一面照见人类精神流亡的镜子。周佳琪同学从以下几个维度剖析了这部荒诞主义经典:
一、疫病叙事中的流亡困境
作为加缪的“荒诞三部曲”之一,《鼠疫》并没有太多奇幻色彩,甚至有真正的历史背景。然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鼠疫”,这一看似抽象的概念,构建了“荒诞”的基础,判了城中每一个人流放。自此,两人无论相拥多近,都在挣扎于个人的流亡。
二、流亡与反抗
《鼠疫》塑造了两个很有趣的人物,塔鲁和科塔尔。塔鲁和科塔尔,两个天差地别的人也能成为朋友,加缪用一针见血的笔触,借鼠疫的背景,深刻地放大了人与人之间亲密又疏离的关系。他在最极端的条件下描绘人性,却让读者出了一身冷汗:哪怕没有鼠疫,我们人类依然如此。“相爱或者共死生,别无出路。他们远在天涯。”
每个人的流亡,都具体地让人心痛。而最终却指向加缪的核心命题:人生本质是孤独的流亡,但反抗本身即为尊严。
三、人性的微光
周佳琪同学并不否认在《鼠疫》这本小说中的人性光辉,例如朗贝尔在为了出城而活动了好几个月,却在成功前一天选择放弃,加入民间防疫队,毕竟法官先生奥东在失去唯二两个孩子后,仍选择在隔离期结束后加入志愿者,毕竟这些早已脱离了个人利益但也称不上英雄主义的行为,穿过白纸黑字,真切地感动过我们。这些举动之所以如此闪耀,正是因为它们如流星般短暂而稀少。
四、荒诞的本质
格朗反复修改的“女骑士”片段(最终被焚毁的完美段落),恰是加缪对人性矛盾最温柔的诠释:即便身处绝望,人仍会本能地追寻诗意与美。
“在五月的一个美丽的清晨,一位苗条的女骑士,跨着一匹华丽的枣骝牝马,驰骋在布洛涅树林的开满了花的狭窄的道路上。”
《自私的基因》——在永恒复制中寻找人性的光辉

(图片源自网络)
李悦同学带我们走进了理查德·道金斯笔下的《自私的基因》,这部颠覆传统认知的进化论著作。通过冰冷的数学公式与鲜活的生命案例,作者揭示了基因操控万物的底层逻辑,而李悦同学则从基因暴政的裂缝中挖掘出了人性的觉醒之光。李悦同学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了深度探讨:
一、 基因统治的"数学暴政"
通过孔雀尾羽的性选择博弈、螳螂交配的生存概率计算等生物学案例,揭示了所有生命行为本质上都是基因延续的精密算法。即便是马赛马拉草原上角马群"舍己护幼"的悲壮场景,也不过是基因传承的效益模型。
二、 人类文明的"程序叛逃"
当旧石器人类在阿尔塔米拉洞窟创作壁画,当敦煌僧侣封存经卷放弃学术生命,这些超越生存需求的行为标志着人类首次挣脱基因枷锁。芝加哥大学神经实验更证实:人脑在利他行为中获得的愉悦感,已突破生物本能的原始设定。
三、 对抗宿命的"进化辩证法"
正如深海鱼发光器意外照亮深渊,人类在对抗基因控制的过程中,反而铸造出《汉谟拉比法典》、南丁格尔精神等独属人性的光辉。
四、在永恒复制中寻找人性的光辉
李悦同学最终提到当人类清醒认知基因操控的真相时,那些消防员冲进火场的身影、科学家探索真理的热忱,恰恰构成了生命最壮丽的悖论——我们既是基因的囚徒,却也是宇宙中唯一能自我赋义的自由灵魂。
活动总结
在翻涌的书页浪潮中,第三期的“悦读分享活动”让我们窥见了人性最深处的双面图腾,当书页间的思想火种照进现实,当永恒的微光在文字间踊跃,我们的阅读旅程会继续扬帆起航!
盛情的邀请
我们的书海奇幻漂流还在继续,我们持续向全体师生开放“悦读漂流瓶”投稿通道:
· 推荐一本好书(法律法规及西工大学生管理规定允许范围内皆可)
· 书写100字以内的推荐语(不用很正式,拒绝套路,只需真诚)
· 邮件主题:姓名-学号-年级-班级
· 投稿邮箱:3328960786@qq.com
“网小安”会准备惊喜小礼品送给投稿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