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7月9 日下午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艳宁在长安校区启真楼 110 会议室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无人系统安全学生党支部讲授了一堂深刻而生动的思政课。学院党委副书记杜瑶、院长助理胡伟、办公室主任王海洪等师生党员代表一同参加,活动由院长王震主持。

深刻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新时代内涵,明确网安使命
张艳宁开篇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强调,作为国家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西北工业大学在“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与“教育强国”的融合发展中肩负重任,指出科学研究正朝着极宏观拓展、极微观深入、极端条件迈进、极综合交叉的方向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这与网安领域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她特别提到,西工大网络日均被攻击次数达 830 万次,远高于兄弟学校平均值,这本身就是网安学子攻防对抗研究和能力训练的试验场,也让大家更清晰地认识到在 “双一流”和国家一流网安建设中,网安学科必须筑牢国家网络安全的屏障。
着力探索学科建设的 “西工大路径”,彰显网安特色
在探索学科建设路径方面,张艳宁强调研究要跟国家战略相结合。西工大培育了很多总师,从几千米高空到数万米太空的热防护材料,从军机三总师到民机三总师,总师的成长源于脚踏实地的奋斗与跨域突破的能力,这一理念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学院聚焦高素质网安专业人才培养和网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无人系统安全、芯片安全、关键系统软件安全、网络认知安全与对抗等形成了鲜明的学科发展特色。

笃定改革创新的思路举措,擘画网安未来
张艳宁进一步阐释了 “知识传承、知识创造、知识应用” 三位一体的发展框架:知识传承需扎根学校“总师育人”文化,将老一辈西工大人的奋斗精神与专业积淀代代相传,让学生在精神接力中汲取成长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知识创造要聚焦“0到1”的原创突破,鼓励师生打破思维定式,在网络安全领域勇闯“无人区”,以原创性成果为学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知识应用则要锤炼“为国铸剑”的实践能力,既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守护网络安全的实战利器,也需从工程实践中提炼基础问题(即“1到0”的逆向探索),切实破解国家网络安全的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她特别强调“预见”的战略价值:“能对未来看得更远,就能少走弯路。”她鼓励网安学院要以前瞻性视野把握行业趋势,在技术变革中抢占先机。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正是网安学院在学科建设中需要传承与践行的核心品质。
最后,课程以“奋斗的一生就是幸福的一生!”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网安人。
王震最后总结,感谢张艳宁副校长的悉心指导,并表示在信息赋能、融合强校的时代背景下,学院将以此次思政课为契机,牢记张艳宁副校长的嘱托,笃定改革创新,强化“原创、总师、铸剑”的育人文化,在 “双一流” 建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事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