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学校“总师型”人才培养理念,强化价值塑造与科技报国使命,2025年7月15日,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杜瑶带领学工主管方雪、辅导员王昌昌及本硕博各年级学生代表共40余人,赴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618所)、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771所)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立足网安学科特色,聚焦国防科技应用场景,通过实地参访、座谈交流、校友对话等形式,深化“总师育人文化”走深走实,厚植“军工报国”情怀。
探访618所:感知航空自动化领域的自主创新

作为我国航空制导、导航与控制三大技术的核心研发机构,618所的科研生产一线处处彰显着自主创新的硬核实力。师生们在人力资源部校友王铭灏的讲解下,系统了解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并深入科研生产一线,近距离学习了精密的飞控计算机系统、多型先进航空芯片及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直观感受我国航空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自主创新成就。

座谈会中,618所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索玉娟详细介绍了其人才培养及发展体系等,并重点解读了“青年科技人才双轨制”。杜瑶详细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实践育人“三个一”体系,特别是带领学生深入国防军工单位,深化“蓝色情怀”实践育人的初衷。互动问答环节,与会人员,院友代表李皓、朱格等人结合个人职业发展历程,就学生关心的生涯规划与能力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就业与发展参考。
走进771所:解码芯片安全与网络安全的深度联动

771所作为全国唯一的计算机与集成电路一体化专业科研机构,始终承担着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使命。771所人力资源部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等接待了实践队一行,前往展厅观看了专题片,回溯研究所发展历程。在讲解员的讲解下,近距离观摩嵌入式计算机及系列集成电路代表产品,深刻感受到这些“大国重器中枢”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座谈会上,人力资源部领导代表研究所对师生表示热烈欢迎,系统阐释了"国家战略需求牵引、关键技术自主突破"的发展理念。杜瑶介绍了学院和学科基本情况及实践队的初衷。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航天工程实例,详细解析了集成电路可靠性验证的技术挑战与人才缺口;人力资源部代表还从职业发展路径、创新平台建设等维度,展现了研究所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全方位培养体系。互动阶段,师生围绕嵌入式系统安全防护、高安全等级软件漏洞挖掘技术、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等前沿议题深入交流,部门有关领导结合具体科研项目案例,就技术实现路径与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深入解答。双方还就网安技术在硬件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探讨,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实践感悟:以专业之力铸就国防安全屏障
此次研学是学院深化“总师育人文化”、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生态的重要实践。通过走进国防科研一线,同学们在真实场景中感知国家战略需求,在技术对话中明晰专业价值。返程途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努力提升专业本领,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需求的信念,矢志成为国防网络安全领域的尖兵力量,在“立大志向、上大舞台、入主战场、干大事业”中书写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