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红色烙印】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组织学生赴南京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14作者:吕天昊 李佳欣 段刘祺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南京实践队 审稿人:杜瑶 王昌昌 来源: 已浏览: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组织学生代表前往南京,开展为期三天的“红色根脉铸信仰,网安使命砺担当”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实地寻访,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与革命传统,思考其在新时代,特别是对网络空间安全事业建设者的深刻启示与时代召唤。

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队首先前往中山陵,队员们拾级而上,在攀登中感悟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夙愿与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在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全体党员在周恩来铜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并为郭辉同志举行了庄严的“政治生日”仪式,进一步强化了党员的身份意识与使命担当。通过观摩历史文物,队员们深刻学习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在南京谈判期间展现出的坚定党性、革命智慧和斗争精神。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宏伟篇章和“人民的拥护是胜利之本”的历史真理深深震撼了每位队员。在雨花台烈士陵园,队员们通过烈士遗物和绝笔信,深切感受了雨花英烈以生命铸就的忠诚与信仰,并在巍峨的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垂首默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与缅怀。

中山陵、梅园新村

渡江战役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

铭记沉痛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实践队还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直面民族苦难,砥砺初心使命。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队员们于祭奠广场肃立默哀,深切缅怀三十万遇难同胞。馆内详实的史料与遇难者遗骸是日军暴行的铁证,让大家深刻理解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沉重与崇高。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作为日本军国主义实施“慰安妇”制度的历史铁证,客观揭露了侵略者的残暴罪行,警示后人以史为鉴、发奋图强。

利济巷慰安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为期三天的实践,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精神洗礼。它引导队员们深入思考:在国家与民族命运的紧要关头,何为信仰、何为奉献、何为人民。

作为新时代的西工大网安人,“公诚勇毅”的校训与此行感悟的革命精神交织共鸣。征程暂歇,使命在肩。此行汲取的精神力量,将化为捍卫网络空间安全的坚定信念与扎实行动。我们将以红色信仰为舵,以过硬本领为桨,在维护国家网络主权和安全的征程上砺剑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