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筑梦AI新时代,护航网安新未来”实践队在辅导员仲于江的带领下,前往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和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展参观调研活动。通过追溯红色历史、重温法治进程,实践队成员在行走中思悟初心,在沉浸体验中坚定使命信念。
走进党史馆:感悟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
在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实践队成员依次参观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杭州篇章”、“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杭州记忆”、“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杭州记忆”等主题展厅,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影像资料,系统回顾了党在杭州百年奋斗的历史轨迹。

1922年9月,浙江省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中共杭州小组在风雨中诞生,如曙光划破黑暗,点燃了杭州的革命星火,拉开了党在杭州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序幕。从地下斗争到抗日救国,从解放战争到胜利曙光,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生动再现了共产党人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杭州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教育文化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展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城市嬗变。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杭州更是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如今的杭州,已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标杆城市,也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窗口。


通过这场沉浸式的学习和感悟,同学们不仅真切体会到了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更加理解了党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发展。大家纷纷表示,要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把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锤炼本领、接续奋斗,以青春之我,护航网络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走进宪法馆:学习法治建设的根与魂
杭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1953年,毛泽东同志率宪法起草小组赴杭州西湖,在柳浪闻莺完成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这也成为“五四宪法”诞生的重要历史印记。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实践队前往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探寻宪法记忆。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由序厅、复原陈列和主题陈列三部分组成,既真实还原了毛泽东同志在杭州起草宪法时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也通过大量珍贵实物、历史图片、原始文献等,全面展示了1954年宪法的诞生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实施宪法的历史轨迹。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队成员系统了解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时代背景、组织形式与深远意义。通过观览档案原件、起草工具、实景复原空间以及珍贵影像资料,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庄严与神圣,也清晰把握了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宪法、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通过宪法等关键历史节点背后的深远影响。


讲解员向实践队队员讲解宪法历史
本次参访调研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也是一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实践。通过实地参观、沉浸学习、集中讨论,实践队成员更加全面系统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也更加坚定了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