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寄语,为新时代青年锚定了奋斗坐标。为重温延安时期的青春奋斗史,感悟时代精神的传承脉络,2025年7月,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感悟抗战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学院学工主管方雪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延安新闻纪念馆,在历史的细节里触摸青春的温度,在精神的传承中明确前行的方向。


北京知青博物馆
实践首站,队员们踏入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墙上的黑白照片里,知青们挽着裤脚在田埂插秧,围坐在土窑洞里听老乡讲农谚,油灯下趴在木箱上写家书,这些带着生活温度的画面,还原了当年知青们上山下乡的真实场景。知青们在艰苦环境下,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青春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延安新闻纪念馆
走入延安新闻纪念馆,这里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讲解员指着墙上的线路图介绍,当年的新闻工作者们背着发报机穿梭在山沟里,在敌机轰炸的间隙抢发稿件,用油墨传递党的声音、激发民众斗志。马克思曾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新闻工作者们正是通过传播真理,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

当夕阳为纪念馆的屋檐镀上金边,本次实践迎来尾声。新闻工作者伏案疾书的身影与知青挥汗劳作的画卷在此交融,西工大网安学子于这片红色热土完成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淬炼。暮色渐沉,队员们心中“传承”的脉络愈发清晰——虽无硝烟弥漫,网络空间亦是新时代的疆场。网安人以青春赴使命、以实干显担当的信念,与知青的坚守、新闻人的执着一脉相承。这簇由延安精神点燃的火种,终将在守护“第五疆域”的征程中,绽放属于新时代的璀璨光芒。
